(上海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技術)智能制造主要是指制造具有感知、分析、推理、決策、控制等功能,它是*制造技術、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。智能制造裝備主要包括新型傳感器、智能控制系統、工業機器人、自動化成套生產線。可以說,智能化、數字化、自動化已經成為了未來制造業發展方向的標配。
根據統計,制造行業應用較為廣泛的九大典型智能制造模式主要有:大規模個性化定制、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一體化、遠程運維、社會化協同、產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、全生產過程能源優化管理、網絡協同制造及智能工廠模式。在世界經濟論壇共公布的16家“制造業燈塔工廠"中,這些模式也都各有體現。比如說,在中國天津丹佛斯商用壓縮機工廠,就是利用全數字追溯系統與智能傳感器、視覺檢測、自動監控系統等儀器儀表改善了質量控制體系,提高了30%的勞動生產率。
為了推動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,我國工信部持續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,挑選出一批先行先試的試點示范項目,最終實現全面的智能制造。此外,我國還發布了《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》,計劃到2025年,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整體水平跨入行列,涉及國防和重點產業安全、重大工程所需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實現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,產品和服務提高到50%以上。
作為發現數據的“眼睛"、執行操作的“手腳",可以說,儀器儀表在工業控制中的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它的智能制造將對于整個制造行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在我國,也有不少的企業開始涉足于此。金卡智能已經建立了高度自動化的基表組裝線、自動裝箱系統、自動分揀和碼垛系統、在線機芯密封性檢測、SMT自動貼片系統等一系列生產自動化裝備設施和智能制造單元、智能生產線、數字化車間、智能工廠等;威勝集團的瑞森可機器人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,降低了人力成本,以前20個人連續作業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務,現在只需5臺機器人8小時就能完成。
事實上,對于國產儀器儀表行業來說,起步晚,任務重,要想實現智能制造,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與國外相比,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自動化程度顯然不夠高,大部分還需要人工進行操作。在計算機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,要想獲得更高的效率,降低勞動強度,就必須進一步借助機器人、人工智能,提升儀器儀表自動化程度,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。
在智能制造快速發展的浪潮下,儀器儀表廠家要趁早抓住這個機會,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,針對制造過程中的感知、分析、決策、控制和執行等環節,融合集成*制造、信息和智能等技術,實現制造業的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精益化。同時,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,加速實現儀器儀表的數字化、智能化和網絡化升級。